陆良问:“如果ofo投放校外,丢损率该如何降低?”
“虽然你们目前丢损率只有1.7%,但主要是得益于只投放在清北校区。”
“校区师生素质高,做不出贪墨的事,但校外就不一定,这点你们应该清楚吧。”
“清楚。”戴伟笑容逐渐僵硬。
他回答:“这点我们有认真考虑过,打算通过收取押金的方式,降低风险。”
戴伟不由看向梁俊涛,不是说好,投资人看起来很好说话,怎么突然说变就变。
梁俊涛眼观鼻,鼻观心,沉默不语。
毕竟再刁难的投资人他都见过,总要让他们满意,他们才会愿意出钱投资。
当然也有可能是服从性测试,陆良想知道戴伟的容忍度在哪,方便以后打交道。
不过这些都不关梁俊涛的事,他的任务已经完成,现在该做的就是保持沉默。
陆良微微点头,又问:“你们计划收取多少押金?”
“99元。”戴伟回答。
“不足整车造价的三分之一。”
陆良不咸不淡说了一句,又问:“凭什么让人相信你们,愿意抵押99元押金?”
戴伟想了很久:“我们打算先把市场做大,然后推广品牌,取得顾客的信任。”
陆良突然笑了:“估值五百万,融资10%,五十万的资金,你们又能把市场做到多大?”
一辆小黄车的造价330元,哪怕没有运营成本,50万也只能采购1515辆小黄车。
就算一所大学投放300辆,也只能再投放五所学校,然后又面临资金不足的窘境。
戴伟几人面面相觑,都看到对方眼底的苦涩。
这个问题,他们之前也有考虑过,但根本不敢深究。
一辆小黄车造价330元,一小时0.5元,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