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宋恺自己,并没有贪污。
直到第二天午后,叶坤综合整理各方面的账目,才渐渐理清楚眉目。
兖州的刑部官吏、财税部官吏、吏部户部官吏,都知道这情况,但是和宋恺很有默契,合力克扣三大基金。
也就是说,叶坤如果要彻查,兖州中上层官吏,会被一锅端。
叶坤掩卷沉思,想起桑不疑的话。
朝廷控制太严格,预算有限,地方官吏的日子不好过,就会想办法搞钱,阳奉阴违。
看来,是该增加基层预算,提升一下基层官吏的待遇了。
可是眼前之事,必须处理。
叶坤慎重思考,叫来宋恺:“宋恺,你觉得,我应该如何处理兖州的官吏?”
宋恺低头道:“我还是那句话,我没贪污一文钱,进入自己的口袋。在兖州五六年,我的俸禄不够开支,把以前的军功赏赐,都花了一大半。
兖州官吏,也有一半人,是因为军功授职的。这些将士百战余生,如今做了小官小吏,却也战战兢兢,不敢贪污分毫。”
叶坤叹口气:“那好吧,我建议九部,将你降级留用,贬为县令,继续主持兖州政务。一年以后,看情况恢复官衔。”
宋恺却摇头:“皇上,请你将我贬为庶民,让我回乡种田。我现在,还有几千两的军功赏赐,回乡可以做个富家翁。再让我主持兖州政务,两三年之后,我怕是回乡路费都没有了。”
“不许辞职,以后如果没有回乡路费,我给你。”
叶坤瞪眼:“或者我在城外,赐你三尺黄土,你以后不用回乡了,死了以后,就埋在这里!五六年了,兖州一团糟,你还有脸跟我闹情绪?”
宋恺苦笑,抱拳施礼:“臣遵旨。”
这时候,九部的回电,已经到了。
是桑不疑亲自发来的,还有些幸灾乐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