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御史道:“可楚王之位并不承袭呀。”
楚王的儿子当了楚大元帅,是靠自己的战功拼出来的,与楚王的王位无关,甚至楚大元帅都没当个世子。
荀相国捧着笏板道:“王御史言之有理,臣的确担不起国公之位,请陛下收回成命!”
宗政曦露出了天子威仪,郑重地说道:“朕意已决!荀国公,平身!”
荀相国叹一口气:“臣……谢陛下皇恩。”
荀家世袭罔替国公之位的事,其余大臣虽也觉得过于厚待,可想到荀相国不仅立下战功,还从陆沅那个大奸臣手里把太上皇“救”了出来,便理解了陛下的做法。
宗政曦的目光又落在了荀煜的身上:“荀煜,你修渠引水,带百姓开垦荒地,解决了西域多年的干旱之灾,你治理边关有功,朕封你为荀国公世子,你是想去内阁做辅臣,还是想去六部任职?”
荀煜笑了笑,谦逊地说道:“多谢陛下厚爱,荀煜受宠若惊,只是论治国,荀煜不及诸位大人;论打仗,荀煜不如各位将军。况且荀煜在边关只是略尽绵薄之力,谈不上有功。出去走了一遭,才深感学识鄙薄,回到京城,荀煜只想跟着老师潜心做学问,还望陛下恩准。”
他口中的老师是蔺祭酒。
提到蔺祭酒,宗政曦有些羡慕,他也想拜蔺祭酒为师,可蔺祭酒却说自己再也不收徒了。
这么一想,荀煜真的很厉害啊。
可明明这么厉害的人,却从不为自己谋个一官半职,视权势名利如粪土。
不像陆沅,贪得无厌。
想到陆沅,宗政曦下意识地朝帘子后的席位望了过去。
今日陆沅称病没来上朝,以后,应该也不会再垂帘听政了吧。
宗政曦皱了皱眉。
他也不知自己为何皱眉。
下朝后,宗政曦去了太和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