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捧着一卷诗词来到厅堂门口,大声念诵,将赵都安全方位无死角地吹捧。
只吹的天上少又,地上难寻。
舔的他坐立不安,面红耳赤,扭头一看身旁其余的文官,一个个都神态自如,该吃吃,该喝喝。
一副被舔惯了,阈值拉满的模样。
赵都安顿感汗颜,心想自己还是见识浅薄了。
当即饶有兴致,认真欣赏这帮文人大唱赞歌,默默学习。
准备以后学以致用,不信没法让贞宝破防。
好在,大虞的文人们终归不是完全不要脸,经过了唱赞歌环节后,终于进入“诗会”阶段。
这一次,赵都安算是真正见识到了这年代读书人的风采。
在场以官员居多,哪一个不是学富五车?
诗山里滚出来的?
诗文也是随口便是一首,再由旁人高水准点评,博得满堂彩。
徐君陵不愧是大才女,欣然等众人表演了一轮,才轻轻抛出一首,力压全场。
董太师都不禁大加赞赏,亲口点评,给予高度评价。
之后,一群京城读书人憋着一口气,牟足了劲与之竞赛。
其中韩粥不愧盛名在外,抛出的诗词不逊色郡主分毫,算是给京城人赚回了一点颜面。
赵都安笑呵呵,全程只吃酒听曲赏舞,对斗诗显得兴趣缺缺。
周围官员们也毫不意外,只当赵大人乃是“武将”,哪怕有治国方略,但不善诗词之道,也实属正常。
然而却没人知道,真正的原因在于,经受了前世太多传世诗词熏陶的赵都安,审美口味实在过于挑剔。
从小背的都是艺术巅峰,再看眼前这些,便实难提起欣赏的兴趣了。
赵大人今日,只想吃酒。
如此,当打更声起。
一场宴席到了尾声,闷头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