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偏偏讳莫如深,卖起了关子。说是亲眼目睹才会更震撼,更惊喜。
果不其然!
出于意料的惊喜,难以言状的震撼。
“一镜到底!”
“这居然也能拍的出来?”
“单一镜头形成多机位观感,光线,站位,构图,角度,手法”张沫跟报菜名似的念着,“太细节了!比甄叔先前的《寄生虫》还要精致,复杂程度上更是不在一个层次!”
“这得试多少遍错,才能把如此严丝合缝的设计调度出来?”
“光是演员排练就花了大半年!剧本附带地图,站位精确到点,走位严苛到线。”张一凡抬起头,“我听曹玖屏老师说,制作出等比例缩小的片场模型。光是在模拟这方面所花的时间与精力,就比一部普通电影还要多!”
张一凡的概括只用了一句话,可听在张沫耳中,却细思极恐。
“甄叔他也太强了吧!”
“正常,”张一凡点点头,语气平淡,像是在描述一件最平常不过的事儿,“他可是甄杰诚啊。”
“好啦,你平复下情绪,继续给我打下手。用心学,有不清楚的地方,及时问。”
“好的,凡哥。”
有条不紊的继续忙碌。
不多久,张沫又去备了笔记本,以便随时记录笔记。
印象中的导演与剪辑师“吵架”在这里完全看不到,拢共就几十个长镜头,顺时序的剪辑点都是精准计算好的,没法儿删减!
所有的常规“经验”完全被打破,张沫不止是心态上成了学徒,行为上也与学徒一般无二。
像是在“朝圣”一般,所有人都在全身心的投入。生怕出现哪怕一丝疏漏,造成了扎眼的璧瑕。
在如此氛围的感染下,张沫也忘却了失败婚姻中的家暴伤痕。
为每一处剪辑点的完美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