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吃百家饭长大,“快去快回。”
“咱们回来再聊。”
等两个同吃同住一年的实习生离去,习惯‘派活’为生的刘炜,低头看看没什么消息的职工卡,忽然有些不知道该做什么。
其思索再三,决定走进正式工餐厅瞧瞧。
嗯,临时工、合同工、正式工的大食堂,不在一起。
有人说这是阶级,有人说这是激励临时工,也有人说为了节省运营成本……
至于真相,或许只有余三元知道。
刘炜思索着走进砖窑大食堂。
昔日的砖窑,早在年初就因为环保和濒危建筑等原因,被上级拆除。
据说拆除一个窑洞补贴5万块,16门窑洞,补贴了80万。
但砖窑纠纷十分复杂,拥有抵押手续的县农支行,不得不一而再,再而三的拜访余三元···可惜对方始终拿不到预约拜访预约资格。
因此今年7月份,县农支行,包括市行的大部分人,被泰市法院公诉。
事情闹的挺大,似乎还牵扯到省行和总行。
按道理讲,一个小小砖窑牵扯不了这么多,但本质问题却是供款吃喝、贪汚索贿等等。
这不是他这个小小职工所能考虑的。
刘炜走进砖窑大食堂,恰巧赶上早餐。
自取柜台摆满了各种食物,包括煎包、蒸饺、煎饼、火烧、馒头、糕、粽子、包子、灌汤包、肉壮馍、蒸玉米···
咸菜、酸辣黄瓜条、酸辣裙带菜、芝麻盐、各种小炒···
另有多种粥汤、水果、冷饮。
种类之多,却是远超‘临时工的吃饱就好’。
并且大食堂出口的右侧,还堆积着大量‘福利包’。
什么三件套、夏季工装、鞋袜牙膏···只要是正式工,登记就可以领取一整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