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伐木,去矿场开矿,修桥铺路,开挖堰塘。
年老体弱的老人以及失去父母庇护的孩童,则被安排种养菌丝,种蘑菇。
总归,除了那些嗷嗷待哺的婴儿,几乎人人都能寻得到一份活计,填不饱肚子,但也饿不死。
顾南夕正和牛锦一巡视灾情,见流民们席地而睡,条件略好一些的,则用稻草垫在身下。
顾南夕皱眉:“即将临近深秋,天气愈发寒冷,灾民们若是没个住处,恐怕难以熬过这个冬天。”
牛锦一看着河对岸的洪水,隐隐有褪去的迹象:“许老说,再过不了几日,河水应该会退去,到时候,我们进入平阳县,再重新规划房屋,争取在冬日来临前,让他们有个遮风挡雨的地方。”
灾民是流动的,资源又有限,只能等洪水退去,让他们回到故乡,重建家园,才是资源的合理分配。
至于已经和朔州签订十年租地合约的流民们,已经开始挖地基,建砖房了。
云州砖厂派人来朔州指导建窑烧砖,流民们可以选择用劳力来兑换红砖。
若是实在没有那么多劳动力的,也可以选择向县衙申请低息建房资金。
朔州一系列的政策都在告诉流民,只要你愿意扎根朔州,福利是大大的多!
如果只是想着在朔州度过灾年,那就只能努力干活,保证自己不饿死。
顾南夕看了一路,发现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灾民男女比例极其失衡!
“锦一,咱们云州朔州的男女比例是多少?”
牛锦一被问得一愣,他还真没注意过这一点:“这个还真没统计过。”
顾南夕:“灾民中男多女少,这可不是个好现象。”
在人活不下去的时候,男多女少不是什么问题。
但等一切走入正轨后,男多女少,大批老光棍娶不上媳妇,就容易引起社会动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