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许久,前线郭鍧带人回来,他骑马到杨一清身边,高声道:“大人,鞑子退兵了,往河岸方向去了,咱要不要追击?”
郭鍧说出这话,中军将士皆都松口气。
不是所有人都能看清楚前面的局势,他们本还担心鞑靼人只是想休整一下,但在知晓鞑靼人原来已经开始往河岸退兵时,就好像是老天爷赐了一条命……本来不是被鞑靼人宰了,就可能会被后面的督战队给宰了。
“退了!退了!”张僩听到此消息,兴奋到差点从马上掉下来。
杨一清道:“张公公,我也知晓,现在该让三军进行整顿,将士们该用饭用饭,该休息休息,要轮班休息之后,才有精力应对接下来可能发生的状况。”
张僩道:“那杨军门还是通融一下,如果咱追上去,怕是鞑子肯定会纠缠不休的,挡不住……就别勉强了。朝廷也能理解咱,咱一共才多少人马?就算是拼了老命,也抵挡不住比咱多几倍的鞑子啊!”
说到这里,张僩发现杨一清眼神不对,赶紧又补充一句,“要怪,全都怪保国公,如果他带兵来,何至如此?他也不能只领兵,不干事吧?”
杨一清冷冷道:“事到如今,就算明知将士们无力再战,可还是不能退缩。鞑靼人退,我们则必要推进,哪怕是给鞑靼人渡河制造一些麻烦,也是有必要的。”
“啊?这是图什么?”张僩显得很难理解。
杨一清解释道:“以鞑靼人渡河的能力,一次最多运载个一两千人渡河,最后必定会残留个数千人马进退两难,到时我们掩杀上去,那就可以将他们残留于南岸未渡河的人马给击败。”
“这……”
张僩眼前一亮,显然觉得杨一清所说的有道理,不过随即他摇头道,“事不可强求,鞑子岂会一点准备都没有?况且鞑子还会增加渡河所用的器械,或者设下埋伏等我们上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