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马背上的民族」。
鞑靼骑兵结阵很快,随即有四千多精锐重甲骑兵,也是以长蛇阵的方式展开,准备跟大明冲锋的骑兵展开一次硬碰硬的较量。
「杀!」
大明一边最先展开了气势,各路骑兵往石沟城的方向杀过去,尘土漫天。
鞑靼一边则显得不慌不忙,他们所派出的都是重甲骑兵,就算是后发,显然也具备一定的优势,且这种重甲都是经过改造的,即在身前加固了甲胄的硬度,铁甲的厚度更高,如此一来似乎可以抵挡大明火铳的攻击。
随着双方兵马的靠近,大明一边已经开始「不讲武德」,以射距更长的火炮发动了攻势,并掩护着骑兵前冲,而大明骑兵最前排的火铳手已将火铳提在手上,枪骑兵重新被定义,可以在策马疾驰时,以火铳对敌发射。
无论是精准度还是杀伤力,都比鞑靼人的骑射强了不少,而移动作战以往却是鞑靼人的专利,大明将士在弓射上一向并不擅长。
两股黑流,很快就要交汇到一处。
鞑靼骑兵展开攻势之后,随即发现他们改进后的铁甲,对于大明改良后的火铳仍旧抵御效果有限,直接的杀伤力变成了冲击力,即便是身着厚重铁甲的鞑靼骑兵,在被火铳击中之后,还是会被冲击坠马,而骑兵一旦离开了马匹,在这种时候形同于待宰的羔羊。
更可甚的是,鞑靼骑兵还要冒着头顶上飞过来的炮弹,很多还是霰弹。
就算鞑靼骑兵头上有厚重的铁盔,仍旧没法阻挡炮弹的碎片,而如果正好是在炮弹落地点的周围,就算是铁甲也会被炸碎,毕竟这不单纯只是黑火药的炮弹,更是参杂了铅丸、黄火药的爆炸物,每一炮下
去都能在坚硬的地面上留下一个甚至是一片或深或浅的坑。
「轰轰轰……」
「砰砰砰……」
战场最初是以喊杀声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