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鞑靼决战……总归……现在不是战的时候。」
李鄌大言不惭道。
崔元惊讶道:「襄城伯,在下听闻,两年多前,偏头关一战,您可是随威宁侯建立不世功业的人,怎么现在……」
李鄌心中暗骂,你这是在揭我短是吧?
当年好歹我也是跟陈凉酒比过腿快腿慢的人,当然论跑路,还是陈凉酒技高一筹,最后我还亲自给他煮过热酒欢迎他归来呢……以王威宁那小肚鸡肠的模样,舍得把功劳分给我们这群人?
不过想想如今的保国公等人,也没好到哪去。
这群当主帅的,就没一个好人。
李鄌道:「再英勇,也要审时度势啊。」
崔元问道:「那要是武安侯领兵进发,咱跟不跟?」
「他不会上的。」李鄌对此似乎很有自信,「兵马都不够,上去也是找死。现在咱就是等机会,谨防着咱成了鞑靼人的靶子,箭靶子比炮靶子也没强到哪去。」
如李鄌所料。
在天亮之后,到了杨一清约定进攻的时间,武安侯郑英的营中也是无丝毫异动。
总的来说,大明的边军将士也怕死,这种要冲锋陷阵的事情,没人愿意干……既然你杨一清有建功立业的心思,那我们都把机会让给你,我们先在旁边看热闹。
杨一清整顿好兵马,在往石沟城方向挺进时,得知了李鄌和郑英懈怠战事的消息。
郭鍧气得在马上嘶吼道:「贼人误我等大事。」
杨一清道:「他们都是不见兔子不撒鹰,我本以为,能领了前军主将的差事,武安侯和襄城伯能扛起剿灭狄夷的担子,看来是我高估他们了。」
此时不远处太监张僩急忙策马过来,他也是刚听说了郑英和李鄌
按兵不动,赶紧过来请示于杨一清。
「这要是咱一路人去打,胜算不高啊。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