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公也是忙得不可开交,今日早朝……或许也不会亲临。”
“嗯。”
朱佑樘继续往前走着,稍微沉默之后,脸上才多了几分暖意之色道,“不来也好,今日的事也微不足道了。”
李荣和陈宽对视一眼,他们都觉察出来,皇帝也觉得四个首级的功劳有点丢人,都不好意思让张周这个大明战场上的大拿出来品评一下了。
想来,反正这也不是张周所主导的战事。
尤其李荣这边很清楚,张周那边已经开始布下一个大口袋……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如果回头因为张周的筹划而取得对鞑靼人伏击的成功……估计朱晖也无地自容了吧?
……
……
奉天殿,早朝。
因为是大朝,在场文臣武勋来得也很齐,也是知晓当天有西北的捷报,但凡是还能下地的,基本上都来了。
可就是众人没在朝班上看到张周的身影,这还是着实让人意外的。
尤其是谢迁,回头看了几次张周的位置,不时还往别人身上看看,每个人跟他交错过眼神的,好像都理解他的意思……张周没来,我们看到了,明白了,至于怎么借题发挥,谢老板您看着办。
上来就是西北军功奏报。
由陈宽将朱晖的上奏,于当众宣读,在场的人都屏气凝神听着。
有关犒赏那份,陈宽没有读,随后退回去,等着朱佑樘对此进行点评。
朱佑樘道:“保国公出征日短,已有功勋取得,且河套之地已无鞑靼大规模调动的迹象,是为大明军威的体现。”
在场大臣一听,嘿,这话也有道理。
正因为大明的军威在那摆着,鞑靼人不敢跟大明正面迎敌,才导致朱晖取得的战功很少,但就这样还是让他刮到了四个鞑子人头的大奖,这充分体现了朱晖的“能力”。
而一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