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连重大,往往不易执行。或是因而今研武堂制度已定下,陛下便想以此为契机,考校武官。”
马文升也算是给几人释疑了。
皇帝要考校在京的武勋,不是一天两天了。
平时要考校那些带兵的将领,并不难,但要是考校这些世袭的武勋世家子弟,无论谁表现好坏,都可能会影响到朝廷的稳定。
所以皇帝一直到研武堂成立之后,才算是正式开始考校。
谢迁笑道:“我看这考核的细则,也并未有多复杂,不过是上马、策马弓射,再是用一些常见的兵法典故,至于演炮之事,也要在研武堂中研习过的才能参与,未曾学过的就免了。最后就是这军策……不知陛下临场会出如何的题目,在优劣上或难定。”
武人要参加考试,谢迁作为阁臣,还是观礼之人,显得格外轻松。
等几人到了上听处门口,但见不远处东宫讲官已经准备离开,显然太子当天也要参加考校,上午并不需要上多久的课。
谢迁和马文升有意押后入内,谢迁笑道:“无论考核之事是否由张秉宽提出,也不管那群人考得好不好,抑或张秉宽是不是主考,只要成绩分出优劣,最后他人都会将矛头对准张秉宽的。”
马文升则未予置评。
显然从马文升的角度,没谢迁那么“促狭”。
皇帝要考核武勋,给武勋的升迁和奖惩提供一个标准,就算在考试项目上有偏颇,但始终是好事,会让大明的武勋提起精气神来。
哪有你谢于乔这么幸灾乐祸的?
……
……
在京武勋考校的消息一传出,京城各家武勋差点是要人仰马翻。
很多人压根只是在军营中挂个职位,算是寄禄官,有的已经多年未曾去过军营,就算是实际领兵的,也绝对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为别的,大明京营士兵经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