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京城来信了。”家仆很激动。
王守仁到西北之后,王华对于儿子近乎是“不管不问”,最近王家家仆也能感觉到自家少爷为柴米油盐的事发愁,现在王华这个王家曾经最牛逼的人终于向儿子抛来橄榄枝,会让王家人觉得,这是父子齐心其利断金。
王守仁对王华的来信,却并没有那么期待。
因为王守仁知道,王华只是个翰林院侍讲,就算有心帮他解决麻烦,专业也不对口。
随即王守仁打开王华的信。
“少爷,老爷说什么了?”家仆很关心。
王守仁没有回答,而是认真将王华的信件全都看完,随后略显忧虑。
“父亲说,在京师会尽可能帮我筹谋和上下打点,也提到宣大总制的职位看似高,或还不如留在奴儿干都司平定女真,后者虽然辛苦了一些,但至少不用为钱粮调度的事发愁。”王守仁没告知家仆更详尽的内容。
其实王守仁的忧虑,主要来自于他觉得王华可能要为了他,而做出一些“牺牲”。
王华提到了皇帝要增加阁臣人选的事,虽未明确说及有关李东阳等人示好的事,但王守仁却知道,王华一旦入阁,必会涉及到张周跟传统文臣之争。
因为他王守仁是张周提携起来的人,王华入阁又是进入到传统文臣的自留地。
“名声什么的,不重要了。”
王守仁随即在之前写完的奏疏上,署名,等于是完成了正式的奏疏,交给家仆,“让驿站传到京师。”
家仆道:“少爷,这是今天刚写的吧?要不要再等两天,您再润色一下?”
“不用了。”王守仁回答很干脆,“若是连面对困难的勇气都没有,我还留在西北作甚?许多困难,并非我能力所及,跟朝廷提出,也是让他们知道,打理宣大军务之事,或并不适合于我。”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