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到南京,让南京刑部尚书戴珊早些赴京到任,京师都察院事暂时由右都御史顾佐代为处置。最近南北两京之间官吏调动频繁,诸位卿家也要做到各司其责,收心养性用心为朝廷办事。”
“谨遵圣谕。”在场大臣赶紧附和。
朱祐樘叹道:“另有户部尚书之事,明日再谈,周尚书为国操劳多年,朕特允加少保,赐马车、奴仆四人,绢六匹、白银一百六十两。周卿家回乡途中要多加小心。”
让周经致仕还乡也就算了,居然还提醒周经回乡途中“小心”,多少让大臣要琢磨一下,皇帝这话到底是何意?
随即有人想到……
周经是山西阳曲人,但到底周经回乡也不用路过大同等危险之地,难道现在山西的地域形势很危险,到处都是盗匪?
……
……
朝议结束之后,王轼感觉自己脑袋还在嗡嗡作响。
很多人过来找他恭喜,而他也不知该说点什么好……提前丝毫风声都没收到,他自己觉得是天降尚书之职,但别人会觉得他有意隐瞒,而过来恭喜的人话语中,多少还都带着一点酸意。
大明这几年对于尚书之职,近乎就没任何调动。
太多人在侍郎位子上爬不上去,最后都只能调南京挂个尚书之名,然后致仕。
像王轼这样外官出身,本身不属于京官体系的,直接获得刑部尚书的职位,多少人眼红和羡慕。
众人还没等离开奉天殿,陈宽便过来通知皇帝的口谕,请了内阁跟上听处成员往乾清宫,顺带还叫了王轼前去内廷相见。
王轼升官不说,还得到皇帝召见,突然就有点野鸡变凤凰的意思。
众人在感慨和祝福声中,将他送出了殿门。
……
……
王轼并不是上听处成员,所以他这次到乾清宫,并不涉及到商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