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
朱祐樘让陈宽把详细的战略图和战略计划,转交给李东阳,由李东阳来审视一番。
李东阳看完之后,瞬间又知道为何张周最近没露面,连新年的赐宴都没出现,显然不是张周生病,而是张周跑去领兵了。
李东阳道:“辽东接连用兵的话,只怕会对民生产生极大的影响。这两年建州卫各处的女真部族,互相之间矛盾重重,实不必由大明出兵,如此更可能会劳民伤财。”
他知道劝说是没用的。
也只能表明立场,大概就是在说,我们传统文官是不支持在辽东对建州女真用兵的。
朱祐樘叹道:“建州女真几十个部族,虽然看起来杂乱无章,但论作战素养,却往往比之蒙古骑兵还要骁勇,他们在辽东迟早也是隐患,如果单凭他们内部的纷争矛盾,而要让大明辽东安定的话,事在他人而不在己,主动权不在手,朕难以安心。”
李东阳道:“用兵之事,陛下应当多征求朝中臣僚的意见才可。”
“先等等吧。”朱祐樘道,“如果秉宽对用兵之事不太抓紧了,朕再问问朝中臣工也可,奈何现在秉宽在用兵之事上往往有超过他人的远见,朕还不想辜负了他的远见卓识。”
这好似在说,等张周输一场,咱再商议。
李东阳对此也很无奈。
不怕对方很牛逼,就怕对方很受器重。
当然张周受器重是建立在所策划战事全胜的基础上,但凡有一战有点意外的话……
李东阳明白,朝廷传统文官还是有机会的。
“最近朝中对秉宽的非议,不知为何突然又多了起来。”朱祐樘道,“朕不希望这种情况再出现,李卿家你不妨去跟那些人说说,让他们为大明的将来着想。”
说着,朱祐樘又让韦彬给李东阳送去一份整理好的名册。
上面列出了最近参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