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那嚣张气焰了。
王守仁随即发现,张周给他的这些公文中,就有地方上告张鹤龄与民争利的内容。
这甩锅能力……王守仁都要服。
王守仁道:“开矿,要多久才能见成效?”
“呵呵。”张周笑着,“伯安你这是没去过矿场,不知道那边的情况,现在四个大煤矿所产出的煤,除了要满足于冶铁需求,剩下还有大批的剩余,今年大同、宣府、偏关等处的将士们过冬,不用担心木炭和柴草不够,一家发个几百斤石炭,一点问题都没有。”
“其实我也想多开几个铁矿,不然产那么多煤,只用来烧,利用率还是太低了。”
对王守仁来说,这又是天书。
煤采回来,烧了取暖,不正是一种最大程度的利用?
可张周好像就没把煤当成是百姓私用之物,至于张周在追求什么,将来想完成什么目标,他王守仁就算见地再广博,也是没法理解的。
……
……
张周没有过多跟王守仁解释如何治理行政的问题。
其实张周在当官上,也没太多经验。
他也很清楚,如果论在西北治理一方的能力,单纯是要靠个人运作,他可能连王守仁和王琼都不如,更别说是马中锡这样的老油子。
但他最大的能力,在于“创造”。
把不存在的东西发明出来,把埋在地下的东西给挖出来……有了创造就有了财富,甚至有了军功等可以维系将士信念的东西,再以这些东西来带动西北的发展。
如果让他按照马中锡等人那种靠天吃饭的方式去经营,那他就要缴械投降。
很多事他没去处理,在于他发现这其实就是西北边政跟朝政的矛盾。
西北什么都缺,以缺而带来很多社会问题,朝廷没法给,以至于社会问题没法解决……所有的根源,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