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拿出五成的利润给他,也是值得的。这一次,我们不计成本,就算是有小亏,也是可以接受的。”
“那……”
“我就是想让别人看到,陈家不是东山再起,而是再创辉煌!在京师这满地豺狼的地方,我们照样可以立足!再过几天就要竞标,我会去跟那位安边侯夫人朝夕相伴,这边的事就交给你了!”
“小姐,有事怎办?”
“有事去通知于我,但有些话不要在那位夫人面前说。她不该卷进来!”
婆子苦笑了一下。
不该卷进来?人恐怕早已被你卷进来了吧?
……
……
翌日午门朝议。
大臣们都是早早到来,三五成群在那说着什么。
朱祐樘对于文臣算是比较仁厚的,大明的文臣在弘治年间也是得到了有明一朝以来最高的尊重,这些文臣多也能感受到这种礼遇。
只有很少的人,能感觉到一股很大的危机正在逼近。
搅动浪潮的人,自然就是张周。
“……奏疏留在我这里,已找人去跟司礼监的戴公公打过招呼,他走之前,会从我这里拿走,进呈给陛下。”
说这话的人是刘健。
刘健也只是把王鏊叫过来,跟他说明有这回事,都没把半蒙在鼓里的梁储叫来加以告知。
本身内阁三人已经商量好了。
提出张周所修的《大明会典》需要时间来校对修正,并提出招杨廷和回京,并给出三个月左右的时间来完成一切……刘健感觉这是在用自己身为“宰相”的权力,跟皇帝做最后的抗争。
正说着,但见张周迈着很轻快的步子,跟随萧敬到了午门这边来。
张周每次进出宫门,都至少有司礼监太监级别的陪同左右,途中看样子还有说有笑的,连刘健等人都无此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