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能力做到这点,反而是被一个毫无经验的藩王世子用三年时间完成大清洗,甚至靠大礼议连她这个娘都不认,跑回去认祖归宗了。
但凡她有点政治思维抱负,何至于如此?
张周笑着拱手道:“定不负皇后所望。”
张皇后又望着丈夫道:“那陛下,是不是该重赏于秉宽?”
“哈哈,皇后啊,这不用你担心,朕自然会厚赠于他的。”朱祐樘想,这还用你来提醒?
张皇后笑道:“朝廷赐的,那是陛下的心意,臣妾也想赏赐他,这代表张家人的心意,连母亲之前也跟臣妾说,以后要多跟秉宽走动走动,他没有坏心思,一心都是在为皇室,为大明。臣妾也想让他多带带鹤龄和延龄……”
这话听起来没毛病。
但张周还是感觉话语中似有深意。
不是张皇后刻意表露出来的,而是她不小心“说漏嘴”。
就在于“他没有坏心思”这几个字。
张周想了想,我救你女儿,预言清宁宫灾,还有帮朝廷做那么多事,能有什么令你最初觉得我有坏心思?必然还是给皇帝纳妃这件事了。
你是看到我跟皇帝相处这半年来,从来没挑唆过让皇帝去纳妃,甚至还在帮你们夫妻俩调理身体,帮你们备孕,所以你才会化解之前对我的偏见……或者说你也知道现在斗不过我了,才跟我讲和的?
朱祐樘道:“皇后你要赏赐,朕不拦着,不过你们张家也不多,具体怎么赏多还是听朕的为好。”
其实皇帝不太想让张家来做赏赐。
首先名义问题就很不合规矩,你张家凭什么代皇家来赏赐功臣?就算说是相助,人家主要也是帮朕,而不是刻意帮你们张家,你要感谢感谢朕就行了。
不过张周知道,皇帝介意更关键的因素,是因为皇帝觉得,皇后就算是赏赐,那用的也是他荷包里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