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一起批判,回头再把要入门的林仪叫上……如果还有别人……
……
……
成国公府。
成国太夫人朱胡氏得知辽东有战报,急匆匆从自家别院过来,找到朱麟喝问道:“你二弟可是在辽东打仗了?”
朱麟一脸事不关己的神色:“祖母从何而知?”
“到底有没有?”
朱胡氏也急了。
这大孙子,平时太不像话了,跟他说话就好像是铁锤砸在棉花上,非但砸不出个响儿,还容易把锤子给弹回来。
朱麟道:“是有,刚有内官来说,二弟在宁远靠张秉宽给的火炮,大破胡虏骑兵,俘虏、杀伤胡虏近千人,具体是怎样,还不清楚。不过又说,可能要给儿子升安边侯了!”
“果然是我朱家儿郎!”
相比于朱麟的平静,朱胡氏则难掩心中的激动,头上的发髻近乎瞬间都竖起来。
朱麟劝慰道:“祖母,我看这件事还是别太着急,事还没定呢。”
对朱麟来说,老太太你激动个毛?
你二孙子功劳再大,都已经自己开府去了,你关注重点是不是往延绥放放?
可别忘了咱是成国公府,你儿子也就是我爹在延绥的境况,才涉及到咱成国公府未来的兴衰。
听说最近你大儿子,还是我老父亲,他在延绥的日子过得很艰难啊。
言官对他死缠着不放,或许他回头就被卸职回来,正反一得一失,说不定你能亏个大的。
“知义啊。”朱胡氏板着脸,好似教训孙子一般道,“你这就欠缺在朝为官的经验和见识,若是换了一般人家,知节的功劳或不被朝廷认可,但知节背后可是有那位张先生,陛下不赏赐他又能赏赐谁呢?”
朱麟眯起眼,心中促狭。
不是还有建昌伯和平江伯,另外还有宁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