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昌伯和建昌卫指挥佥事彭泉的事。”
谢迁笑道:“彭泉过几天就会被押到京,估摸着也是进诏狱,跟张家外戚做伴去。”
正说着。
对面过来两个人,前面引路的是太监,而后面跟着的是成国公朱辅。
双方没正式碰面,只是远远打了个招呼。
谢迁道:“先子从军,后父上阵,成国公一脉这是要上阵父子兵,马革裹尸啊!”
张懋和马文升同时看向谢迁。
那眼神好似在说,你谢于乔话可真多。
……
……
清宁宫内。
朱祐樘带着张周去给周太后问安,朱祐樘没让张周单独来,就是怕周太后单独跟张周提及有关纳妃的事。
“很好,贡院出来,也精神了许多。看来是高中在望。”
周太后笑望着张周。
张周赶紧自谦两句:“高中之事,不敢奢求。”
朱祐樘笑道:“皇祖母,就算秉宽不中进士,朕也跟大臣们商议好了,让他进翰林院授检讨之职,让他有机会为朝廷效命。”
“翰林检讨?很好。”周太后对此也很支持。
不过就是个传奉官的事。
从成化年间开始,传奉官已成为皇帝的特权,随便给谁赐官,跟大臣通知两句,那都算客气的。
“但若是能以进士入朝,还是能平息他人议论的。”周太后提醒道,“这应该也是皇帝你的心愿吧?”
“是啊。”
朱祐樘点头。
给个翰林检讨,张周始终只是个举人,以后再想往上提升,必然涉及到扯皮等事,升到一定程度就没法再升了。
就算是给传奉官,也会出现起点高,但期望值低的问题。
指望举人当翰林学士?还是当内阁大臣?举人当官始终还是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