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还透彻呢。
能提前就算出鞑靼人动向的人……这不是一般人,那是神人!
“估计决战就在这两天,我也说过了,若西北真有大战发生的话,我人很可能在贡院里,参与不进来。”张周笑呵呵的。
萧敬急忙道:“那就是说,王威宁真要跟鞑靼人……殊死一战?”
张周笑道:“有人能拦得住?”
“呃……前日里,朝议时,谢阁老也曾这么说过……”
“谢阁老啊,看来我跟他的意见,还有几分相似呢。真是荣幸。”
萧敬又琢磨了一下。
话好像是这么说的,你能跟谢于乔意见相似,是你的荣幸,但怎么现在却觉得,谢迁能跟你意见相似,却成他荣幸了呢?
这世事还真是难料。
“这一战,会怎么进行呢?”萧敬逮着机会,自然不想放过,又急切问道。
张周道:“换了别人,我可以推测一二,但要是王威宁的话,他用兵可就不遵循常理了。”
“怎么个不遵循常理?”
萧敬紧张起来。
不循常理,在用兵上,可不是什么褒义词,尤其是大明西北这局势,本来就是个守势,不循常理很可能意味着剑走偏锋,而大明西北的一些惨败多是因为不按防守的规则来而导致的。
“不好说啊,是陛下让我分析的吗?”
“是。”
“既然如此,那我就畅所欲言了。”张周侃侃而谈,“你说这要是普通的将领带兵,遇到鞑靼人寇边,还是倾巢而出的那种,防御力量不足,对方又来势汹汹,多半就撤兵跑路了,等贼寇劫掠之后,把关口给丢弃了,再给夺回来,重修一番……”
萧敬一怔。
这话听起来怎么这么熟悉?
先前朝堂上那群人,虽然没把话说这么直白,但建议不就是大差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