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1979我的文艺时代 > 第一百一十三章 孔乙己孔老先生

第一百一十三章 孔乙己孔老先生(2 / 5)

说完,丝毫没有拖泥带水,讲完就下台,把台下的作家们都吓了一跳。

姜玉楼小声问道:“巴老一直是这么干脆的吗?”

王濛点点头:“对,习惯就好。”

这比前世好太多了,搁他穿越前那阵子,领导不说一两个小时不算完。

既然是作家们自由交流,就得有人开个头。

交流会开始的时候,有人谈起了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经典作品《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是一部长篇小说,作品的主要成就是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一艺术典型。

作者在刻画这一人物形象时严格地遵循生活的真实,并不把保尔的坚强意志和刚强的性格看成是天生的,而认为是在英勇的战斗和艰苦的劳动中,在刻苦的学习和严格的律己中锻炼出来的。

这部作品的写作背景是苏联时期,随着新经济政策的结束和斯大林政治经济体制的确立,在文艺界也要求建立高度集中统一的局面。

斯大林时期的国家用“一统化”思想教育青少年,尤其重视文学艺术在培养青少年的道德品质中的重要作用要求文学作品要“追求直接的宣传目的”,许多作品的写作目的就是向青年灌输“理想信念”。

文学艺术要完成这种教育功能最直接的手段就是塑造体现精神和理想的英雄人物。

这一时期,苏联文学的主题是歌颂以及塑造苏维埃新人的光辉形象,苏联文学的任务就是根据意识形态创造出一个有着绝对信仰的人物,并把他描绘得真实可信。

奥斯特洛夫斯基响应官方的号召开始撰写《钢铁》,保尔朴素的阶级感情、狂热的献身精神、对美好憧憬和对领袖的绝对服从正是苏联官方推行其路线所需要的。

这本书传入我国后,长年来一直受到普遍的欢迎。

之所以受到如此欢迎,靠的是思想而不是文学性。

当然,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