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酬。”
姜玉楼又是一笑,“稿酬方面我是相信《延河》的,但是我的要求不是这个。”
“那是?”
“我是希望,咱们别姜同志,路编辑的称呼了。我叫您路大哥,您叫我玉楼,可以吗?”
是这个要求吗?路谣心里一暖,瞬间对姜玉楼高看一眼。
“那我就托大,叫你玉楼了。”
“路大哥!”
这下,两人关系瞬间亲近了不少。
“玉楼,还要麻烦你重新写一遍两首诗,然后投给我们《延河》。”路谣歉意地解释道:“必要的程序还是要走的,不过手稿我会亲自带回省城,可以节约不少时间。”
姜玉楼爽快地答应了:“没问题。”
他写作都是在自己的卧室,也就顺便带两人进了自己的卧室,权当参观一番了。
姜玉楼写诗的时候,路谣看到了《当代》第一期的样刊。
第一期除了姜玉楼的《李十三推磨》,其他都是名家作品。
里面的作者都是有名有姓的那种,有几位更是路谣成名后都要肃然起敬的那个层次。
出于好奇,路谣开口借了《当代》样刊,在房间里看了起来。
当他看到姜玉楼的短篇小说,忍不住夸赞了起来。
小说果然不俗,姜玉楼的小说能刊登绝对不是侥幸啊。
只是大致看了一遍,路谣就觉得自己对小说的理解有了一定的提高。如果能仔细阅读,仔细揣摩,他大致可以试着写中篇小说了。
他已经在心里做了决定,回到省城就要去邮电局订购《当代》第一期。他有预感,这一期对他的帮助会非常大。
就在他正准备沉下心阅读的时候,听到了一声轻“咦”。
他抬头一看,发现简行手里正拿着一沓手稿。
就在他疑惑的时候,就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