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 第404章 夜不能寐(二合一)

第404章 夜不能寐(二合一)(6 / 7)

点。

“我同意这种叙事形式的实验行为,就像国外的摇滚乐里,有种类型叫‘实验摇滚’。”

方言道:“但我个人并不推崇不服务于内容的这种叙事方式。”

“可是魔幻现实主义不就是这样嘛,粗看上去是超自然的,像假的,细想一下是真的,是现实主义的。”余桦道,“我觉得马元之所以叙事显得虚浮不确定,就是混淆了现实跟虚构的界限……”

韩少恭、茹芷鹃等人面面相觑,很是无奈。

一本《百年孤独》,一个“魔幻现实主义”,魔倒了一批华夏当代的作家。

方言皱了下眉,“按武侠的说法,这么剑走偏锋,很容易走火入魔的。”

这年头的青年作家大多有一种叛逆感,觉得传统的文学形式太墨守成规,迫切地想要打破陈旧的文学形式,让华夏的“现代化”、“国际化”起来,跟世界文学接上轨。

于是乎,就往西方文学流派上靠,从技巧上,到观念上,都要变得“先锋”。

比如马元,就是叙事革命的代表,标志性的便是“元叙事”和“叙事圈套”手法。

又比如残樰,就是生存探索的代表,学的是存在主义文学,里写的全是“人间地狱”。

然而,这批作家之所以要搞叙事语言和叙事方法的实验,就跟章艺谋、陈凯哥他们把电影画面和色彩拍得很美一样,都是华而不实,想要掩盖自己讲不出好故事的能力。

所以,先锋文学经常被说成是作家们圈地自萌的“小众文学”,脱离读者,不接地气。

“走火入魔?方老师,何出此言呢?”

余桦眨了眨疑惑的眼睛。

方言意味深长地看着他,立马想到了《活着》、《兄弟》、《许三观卖血记》等现实主义。

作为先锋文学里为数不多会写好故事的作家,觉得还是有必要给他提个醒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