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接着,一个个节目陆陆续续地登台,有的看看就过了,有的才看几眼,直接喊停。
轮到《英雄母亲的一天》时,从头演到尾,没有人喊停,因为所有人乐得只顾发笑。
《吃面条》同样如此,黄一鹤一开始还很紧张,眼睛都不敢往人群看,但当陈佩厮和朱时茅渐渐进入状态,猛地往下面一看,后面椅子上竟然没人,心里顿时一片拔凉。
怎么回事!
定睛一瞧才发现,不少人笑得前仰后合,甚至几乎要趴下去。
然而,好笑归好笑,但《吃面条》可不可以上,在场负责审查的领导们迟迟不肯表态。
“广电部对春晚节目提出的总体创作原则,是‘积极向上,寓教于乐’。”
“没有意义的笑,是绝对不允许的。”
看到不少领导也是这个态度,方言据理力争:“怎么会没意义呢,人民群众过大年,笑就是最大的意义!难道还有比让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更重要的意义吗?”
也有人站出来说:“方老师,这个小品虽好,但完全就是逗乐,没啥积极向上的内涵。”
“怎么会没有内涵呢?”
方言眯了眯眼,“小品最后一句话不就画龙点睛了,‘你就别考演员了,该干什么干什么去吧’,你看陈佩厮演的这人觉得当演员很容易,可是连吃一碗面都吃不像,是不是在讽刺那些好高骛远、眼高手低的人,整个小品是不是有教育意义?”
“这……这……这也未免太牵强了。”
被反驳的人一时间无言以对。
“吴老,您觉得呢?”
方言转头看向广电部的吴部长,这位可是去年拍板决定让《乡恋》、《贝加尔湖畔》上央视春晚的主儿,这回《吃面条》能不能如愿地登陆春晚舞台,主要取决于他同不同意。
吴老不置可否,既没有点头,也没有摇头,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