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如之前的天花。
有孙思邈在,最终结果肯定是控制住了蔓延,但自己去了之后,还是义无反顾的待在灾区,尽心尽力的对抗天花。
这就是他为人立本之道。
所以李恪的想法,只是确立自己的企业地位,并没有垄断行业的想法。
相反,他更加想看到的,是一个百花齐放的市场。
只有这样才,能推动烟花的更新迭代,不再仅仅只限于现在的模样,他也挺想再看一看后世那般的烟花秀。
李世民听他这么说,也明白了其中的意思,这小子就是想要他的名号来经商。
皇帝亲笔写下的招牌,这摆出去谁不想来看一眼?
并且在某种意义上,也是李恪的一道护身符。
这小子,想得可真是周全。
心中思索着一番李恪名下的产业,发现还真没多少,比起他的老大和四弟,简直是差远了。
唯一比较赚钱的,估计就是李孝恭那儿的分红,充其量也就几万贯。
难怪说研究烟花就耗费了家底。
“二郎,不如答应恪儿如何,这也算补贴他家用不是?”
正在思索之间,长孙皇后忽然出言劝道。
李世民回过神,看着李恪的期待的神色,说道:“王蒙,取一份文房四宝来。”
“是,陛下。”
外面的王蒙听此,赶紧带人离开,很快便将东西送了过来。
李恪看了一眼纸张,发现准备的是宣纸,这玩意儿在大唐已经十分普遍了,最早出现的时间应该是隋朝。
随后又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大唐之后,技艺已经十分成熟了。
只是看到这个东西,李恪就忽然有个想法,要不要改良一遍造纸术?
对于技术方面,虽然他没有抽出来,但在系统赠送的三本书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