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言,问了顾侯爷的要求之后,便拿出册子,让顾侯爷自个选。
顾侯爷选好后,略坐了坐,也就走了。
工部尚书临别前也没同其他各部尚书那般叮嘱再三,但对着顾侯爷欲言又止了几次,最终还是什么都没有说,眼神古怪地和昨日宣旨的太监很有些像。
这让顾侯爷很不自在。
兵部他本就挂了职衔在内,刑部只需调用一人即可,都不需太费心。
最后去的吏部才是重头戏。
吏部掌管文官的任免、考核、晋升、勋封、调动和俸禄等事,京察以往就是吏部之责,任用顾侯爷等于皇上公然表示对吏部的京察多有不满。
但若往深处想,吏部只负责三品以下文官的京察,三品以上及天子近臣都由天子评定,天子如今不分文武不分品阶全都交给顾侯爷,是不是在彰显天子对于吏部的不满,或是对文臣的升迁罢黜都不满意?又或是对文臣们皆不满意?
这可就涉及到众多文臣的饭碗了,也涉及到文臣的气节。
顾侯爷悬着一颗心,吊着一颗胆进了吏部衙门去寻吏部尚书。
果不其然,没寻见。
签押房内每个人都垂首忙着处理文书卷宗,压根没人抬头。
转了一圈,顾侯爷也不知该寻谁问话,吏部尚书也不在自个的办公房内。
这显然是个下马威。
吏部对他这个突然冒出来分了差事的人的不喜,表现得明明白白。
顾侯爷想起小妻子的话,也没多呆,只对着签押房内靠着门的一个官员道:“本侯奉旨京察,得了圣上旨意需从各部调选人员辅助,其他各部人员已都选定,尚书大人不在,本侯有事在身,不能等候,还请大人转告尚书大人本侯已来过。”
官员立即站起来身来道:“下官知晓了,下官乃是考公清吏司的员外郎,姓廉。下官一定将话带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