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衔接欧美刚蓬勃发展的互联网销售平台,做跨境电子商务业务,需要在美国设立仓储及运营售后部门,公司前期需要注册在香港,方便与美国较为频繁的人员往来。
当然,除了后期在香港更容易融资外,还有一部分因素,跟目前内地的商品出口,需经香港转输国外有关。
萧良早就跟熊志远建议,前期主要在香港寻找有欧美留学经验、熟悉欧美消费市场及互联网的人员参与新的创业团队里来。
熊志远接触的人员里,就有不少满足相关条件,比如熊志远他自己以及朱祎琳这些人,他们不仅对欧美消费市场及互联网都有一定的认识,还对内部的轻工制造产业有一些的了解。
不过,这些人大部分都在香港开设亚洲及中国大陆总部的跨国产业及金融集团,获得稳定高薪的工作,鲜有愿意冒险参与创业的。
当然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内心深处抵触在内地轻工制造与欧美互联网销售平台之间的跨境电子商务这一构想。
说到“恋殖”及抵触两地融合的情绪,在香港那些高智中产分子身上,还真是尤为突出啊。
熊志远在华兴集团战略投资部担任高级管理,可以说是交游广泛、人脉深厚,但近一个月来,也仅找到两名创业合作伙伴,还都是从欧美留学,近年刚到香港工作定居的大陆籍学子。
其实有两名创业合作伙伴,只要能力足够强,有相应的管理经验,也够用了。
毕竟到美国成立仓储运营售后部门,普通工作人员还是要从当地招聘的。
香港这边主要是负责商品转口贸易与过境业务——天盈电子商务在香港的办公地,也放在葵青货柜码头附近租借的一间仓库里,条件简陋。
就算如此,天盈电子商务前期的运营成本已经很高了。
在香港租一间仓库,在东洲可以租二三十间;在香港招聘一名普通员工,可以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