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说的决绝,荀攸当真认真思考了起来。
曹操脸上,顿时露出了满意的微笑,这也是他为何要请荀攸也来的原因,荀攸是忠厚谦让之人。
你不问他,他肯定不会说。
但你问他,让他没有后顾之忧后,他说的,一定是最实诚,最优,最好的方案。
片刻后,荀攸想到一人,缓缓说道:
“主公,二公子曹彰,当为最佳人选。”
曹操一愣,满是不解之色。
他本以为,荀攸推荐之人,或是曹植,毕竟曹植好诗文,如果让他知道去襄阳,恐怕他自己上赶子都要去。
亦或是曹熊,毕竟曹熊自幼多病,送去襄阳,说不定还能让两位神医看看。
像曹彰,虽然年仅十三,但已经孔武有力,寻常三五壮汉不能近身了。
这样的猛将之才,送到襄阳为质?
“还请公达解惑,为何是我那二子子文?”
不过曹操并没有质问,而是虚心请教。
因为他清楚,荀攸推荐曹彰,必有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