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两个丧门星。”
那两坤道也不恼,只道:“信士你是大难临头而不知,岂不知你身上正趴着一只邪蟾,正在吞吃你的财炁运势?”
听到了这里,那商人扭头就走,不愿意跟这两个姑子再多说什么。
“师兄,这些人执迷不悟,我们说是说不通的,这邪财神已经成了气候,我们直接斗,只怕也斗不赢,还是先去城隍庙问问,看看城隍有什么说道,说不得这蛤蟆还有什么来历呢。”
那年纪大一些的坤道点点头,随即直接往城隍庙去。
到了城隍庙,拜访到了驻观道士张真玑。
张真玑是山居观的地仙种子,人仙修为,得了许甲指点,改换了法门,如今更是道法凝炼,在城隍庙借地修行,也代管玉山道录司,一应旁门杂家修行之事。
他正借助城隍福田,栽种阴芝,配合自身五脏玉田,种得阳芝小药,阴阳合一,修行比之从前,要快上三倍不止。
城隍庙中有几个庙祝,知客,此时拿着道德经,来跟他商议:“张法师,三清山上那位地仙真人要大开山门,筛选弟子,委托我们开课讲经,讲上三个月的道德经,尤其重讲前三章,可这前三章,就这么点内容,如何重讲三个月?”
张真玑道:“百姓大多不认字,自是先从认字开始,其次上面有许多道家之语,一应道理典故,也要仔细讲解。”
“不说第一章,道可道了,只说第三章,一时间也是讲不明白的。”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为无为,则无不治。”
这章讲无为而治,和儒家尚贤之念,便是反过来的,可正解,可曲解,如何正解,不偏颇本义?又有多少人能得?
需又得结合历史,讲古人……
“会不会师兄理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