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涛比穆干生大五六岁,在部里分管办公室和综合干部处,虽然穆干、生在副部长中年龄最小,可薛涛很尊重他,但是像今天这样主动给穆干生打电话,还是极少的,因为他的办公室和穆干生仅仅相隔一间。
“穆副部长,我们市委组织部越来越民主了。”薛涛说。
穆干生只能打着哈哈,他看看面前的党组文件,尽管心中也有一种迷茫,但他觉得还是应该支持新来部长的工作。同样,也是对方匆匆挂了电话。穆干生静静地坐在办公室里,虽然他刚才没有激动,但他感到自己同样需要平静一下自己的情绪。
下午下班之后,穆干生出了大楼,只见高德建和薛涛两人站在古槐树下,他不想让人家看到市委组织部三个副部长一起站在古槐树下,三个副部长在那光天化日之下,就算不发表议论,让人看上去也有嫌疑。正犹豫时,听到高德建的喊声“干生!”
这样一来,穆干生就无路可退了,只好硬着头皮走过去。
“都说上面下来的干部好,异地交流的干部有多少好处,我看未必。”高德建说。
“我一直不同意这个说法,怎见得上面的干部素质就比本地干部强,只不过是‘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罢了。”薛涛说,“还是毛主席他老人家说得好,凡是有人群的地方都分左中右。”
“干生,不是我犯自由主义,这个市委常委、组织部长要是让你来干,怎么也比这样一个空头理论家,说空话的人强。”高德建说。
“高副部长,这话可不能随便说的,你我都是组织部的副部长,我们可不能犯自由主义啊!”
“不过,老穆,高副部长说的有道理。”薛涛说,“有人把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调子唱得那么高,可总是纸上谈兵,若是让全市广大干部推荐市委组织部长,我和老高一定联名推荐干生,而且有望高票通过。”
“二位老领导,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