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德十六年,王骥以八十四岁高龄卒于北京,朱瞻壑追封其为靖远侯,其子王瑛承袭靖远伯爵,谥号忠武。
同年冬,长春侯徐晟、肇州侯陈昶分别以八十二岁,八十七岁的高龄去世。
朱瞻壑追封二人为国公,其子承袭爵位,赐谥号忠顺、忠肃,并辍朝三日。
宣德十八年,王戎、陈懋、李失去世,其爵位均袭其子,赐谥号武毅、武穆、武顺。
宣德十九年,英国公张辅去世,年八十九,赐谥号忠烈,其子承袭爵位,辍朝三日。
随着大批洪熙年间勋贵、武将去世,尽管明军增加了边疆兵力和海上兵力,但宗藩之间的矛盾还是无法缓解。
宣德二十年,户部尚书王回、礼部尚书江淮病卒任上,赐谥号文忠、文正。
得知二人病卒的消息,不少百姓主动在民间为其修祠祭拜,朱瞻壑也默许了这种行为。
翌年春三月,陆愈病卒任上,赐谥号文贞。
四月,徐硕病卒任上,赐谥号文襄,赵轨等人也相继离世。
至宣德二十一年六月,朱高煦留给朱瞻壑的文臣班底彻底倒下,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新的班底。
七月,朱瞻壑释放于谦,并委任其为兵部尚书。
同时,李贤任吏部尚书,王回之子王彧任刑部尚书,王骜任户部尚书,姚夔任礼部尚书,刘昭任工部尚书。
此外,商辂、彭时、马文升等人入阁。
尽管这一时期的六部尚书与阁臣依旧有足够的能力,但对于属国们来说,他们的表现显然不如洪熙年间及世武帝遗留的那些臣子。
与此同时,随着大明朝在宗藩外交上的不强硬,以及不断发展内部经济的忍让,这让许多属国都对其产生了轻视之心。
入京朝拜的各国使臣也认为当下的大明远不如世武帝时期,朝鲜国王李珦在听了使臣入京汇报后,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