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靖难攻略 > 后记·宣德(1)

后记·宣德(1)(7 / 12)

北大地上所生活的百姓态度。

对此,男人也只能点头安抚:“行了,这次朝廷派我们来,就是为了关外的发展。”

“听闻朝廷调拨了两千万贯给工部,让工部对燕然、大宁、渤海进行开发,好日子就快来了。”

“希望吧。”女人唏嘘一声,随后便专心做饭了。

他们夫妻的对话,只是这个时代下关外百姓生活的一个缩影。

凭借着洪熙年间的扶持和照顾,如今关外的百姓尽管还能吃吃老本,可日子却一天不如一天了。

当然,相比较他们的日子,大明朝还有许许多多的百姓过的不如他们。

“铛……”

清晨,当钟声在宏伟的钟楼上作响,人口突破百万人的北京城也渐渐苏醒。

武英殿内,六部、六府、殿阁、都察院等二十余名官员分别坐在一张宽丈许,长二丈余的桌子两侧,随着脚步声从偏殿作响,他们纷纷站起身来,在那道脚步声主人走上金台的时候躬身作揖。

“陛下千秋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入座吧!”

当有力的声音从金台上传下来,不过五十岁却依旧年轻的朱瞻壑扫视众人。

在朱瞻壑身旁,三十岁的朱祁钺则是相比较十年前沉稳许多,而群臣们目光也多在他身上。

自世宗武皇帝驾崩后,庙堂发生了许多变化,这其中首要便是昔年东宫的官员得到了拔擢。

这点,从如今能来武英殿议事的二十余名官员中也能看出。

吏部尚书陆愈、户部尚书王回、刑部尚书徐硕,礼部尚书江淮,兵部尚书王骥,工部尚书赵轨……

尽管都是六七十岁的老臣,但朱瞻壑却依旧在任用他们,只是因为他们在过去十年将大明朝治理的蒸蒸日上。

在六部之外,六府也基本是东宫班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