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眼光也不算差。
在他看来,朝廷的将领年轻化是好事,毕竟自洪武朝留下的将领大都四五十了,如果这批人老去而没有中坚力量站起,那日后大明的边备确实令人担心。
“俺也就是感叹感叹。”
朱棣摇摇头,随后便与徐增寿聊起了家常。
一刻钟后,他亲自送徐增寿走出了武英殿,瞧着他走远后才返回了殿内。
只是不等他回到殿内太久,便听到了脚步声传来。
抬头看去,却见来人是锦衣卫都指挥使纪纲。
“臣叩拜陛下……”
纪纲入殿五拜三叩,随后在朱棣的“嗯”声中起身。
“近来庙堂上如何,还有人说俺北征的事情吗?”
朱棣询问纪纲,纪纲闻言眼底也闪过一丝精光,连忙回答:
“殿阁大学士解缙、杨士奇、胡广、胡俨、金幼孜、黄淮,以及礼部尚书李至刚、刑部尚书郑赐、兵部尚书刘隽等人皆反对,就连汉王殿下也……”
他说到这里,慢慢迟疑起来,朱棣听后也心里十分不舒服,冷哼道:“满朝文武,就老大挑头唱反调。”
“这群人你且记着,看看他们是出于私心还是公心,另外这次北征你就不用去了,在南京城好好待着,给俺看看他们有什么举动,东宫那边的政策也要及时传给俺。”
朱棣说着说着顿了顿,过了几个呼吸才开口道:“如果东宫有什么安排,你也可以先办再上疏。”
他捋了捋大胡子,有些不确定道:“老二毕竟还是像俺,应该不会出什么事情。”
“臣领谕!”纪纲应下,心思也渐渐活络起来。
不多时,他在朱棣的示意中退下,而整个京城也随着北征日子的到来愈发忙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