祚,自然是有依据的。”
李二眉头一挑,沉声道:
“哦?那你说说,你的依据是什么?”
庄舟沉声道:
“陛下,自古以来,国祚兴衰,皆与天时地利人和有关。
大唐如今正是天时地利人和皆备之际。
只要陛下能够励精图治,广开言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那么大唐的国祚,自然能够长久。
可是这样也存在一个问题。”
“什么问题?”
“比方说陛下是千古圣君,自然这一切都好说。
可要是换了个人呢?
比如说,一旦有一任皇帝昏庸无道,那唐国的国运必将由此开始转变。”
众人闻言,面色皆是黯然无比。
尤其李承乾,整个人沉默在那里。..?
长孙无忌看了一眼面色阴沉的李二,转向庄舟问道:
“庄县伯,这与你所说唐朝的国祚依据有何干系?”
庄舟淡淡一笑,目光落在长孙无忌身上,缓缓说道:
“因为距离现在五十一年后,有一位皇子出生了,而大唐的国祚便从这位皇子开始转变,强盛的大唐国运由此开始衰弱。”
庄舟说的那个皇子,自然指的是唐玄宗李隆基。
唐玄宗登基为帝后倒还是不错,开创了开元盛世。
可到了后期,却是只顾贪图享乐,不理政事。
因而朝中腐败不堪,最终导致了安史之乱的发生。
而安史之乱是史学家公认的,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可当庄舟说出这番话,众人这时的脸色更是铁青了。
长孙无忌更是急声问道:
“庄县伯,你可知,口出狂言,可是要受罚的。”
庄舟微微一笑,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