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张的目光中,缓缓点了点头。
只是刘封并没有采纳顾雍的建议,而是保守道:“既然元叹也觉得此议可行,那就先在会稽试行一下吧。至于吴地和丹阳……,且先缓行。”顾雍心里有些奇怪,他是真心想要投效刘封了,故此在吴地和丹阳传播此消息,也是顾雍认为的投效之状。
他原本以为刘封会欣然从之,却没想到对方居然给否了。
刘封看了眼顾雍,却没回答对方的疑惑,而是面带微笑的问道:“元叹,你观我可有紫气?”
顾雍心中一紧,赶忙低头作揖道:“吴文则乃江东观气名士,其能远胜于我。不过以雍观之,将军自过江以来,屡战屡胜,贼军竭尽所能,也无法阻遏将军之履。之前雍也曾有不解,如今无文则之论,或可解惑。”
刘封哈哈大笑了起来,当晚留宴顾雍于郡守府。
********
一条谣传悄悄的在会稽本地传播开来,其中的内容震慑人心,却又让人有些信服。
伴随而来的是会稽剩余的士族豪强们变得更加顺服起来,各地虽然依旧还有小规模的叛乱,但更多的士族豪强们宁可捐出自己的存粮,甚至是田地,也不再参与暴力反抗。
刘封统计了一下会稽各县传回来的战报,大部分的叛乱已经由本地士族豪强领头组织的,转向了以山越头领勾结本地人所组织的类型了。
这无疑是一个很好的信号,这几乎明示了会稽本地士族豪强开始屈服,不再积极反抗刘封了的表现。
对此,刘封也抛出了一些好处和诱饵,开始吸纳最早最顺服的一批本地士族豪强进入官吏队伍。
因为士族的大量消失,剩余的豪强也分到了不少肥肉。
一般而言,在中央朝廷中没有背景的豪强,哪怕实力再强,一般在本地郡县里的上升天花板就是六百石的郡丞,而且大部分时候还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