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我父刘玄德 > 第344章 陆议改名

第344章 陆议改名(2 / 7)

领也都是久经战阵,再危险的仗也都经历过,可从来没有像眼下这般无助和懊悔。

徐琨脸色一片苍白,心里又绝望又怨恨。

他知道眼下虽然诸军还在有组织的抵抗,可他们随时都有可能崩溃。

因此,徐琨特别憎恨那几个始作俑者的叛徒。

到了眼下,一些消息已经暴露了出来,徐琨已经得知打开城西水门的正是陆家子弟陆议,而朱桓眼下更是亲自带领数百部曲助战甘宁。

“先把人接应回来!”

徐琨硬生生重新镇定了下来,开始发号施令起来。

突围是死路一条,这一点不仅徐琨很清楚,徐逸、孙河、徐滂、朱潮等人无一不知,无一不晓。

眼下能走的路,无非只有一条,那就是把其他地方的孙策军尽量接应回县衙所在,依托建筑进行布防,然后请求投降,尽力谈一个可以接受的结局。

对于徐琨的打算,其他诸将悄悄的松了口气,哪怕是孙策的死忠的徐逸和孙河,也明白徐琨的计划是眼下最好的选择了。

徐逸、孙河并不怕死,也愿意为孙策效死,但他们却不想死的如此轻率,如此毫无价值。

如果是两军决战,徐逸、孙河肯定愿意为孙策战斗到最后一口气,哪怕只是为孙策争得一分胜算都是好的。

可眼下这个局面,两人也都知道再拖一下,也只是让孙策军将士枉自送命罢了,甚至可能还会引来徐琨、徐滂、朱潮等人的敌视,甚至内讧。

几人分头行动,徐逸和孙河各带八百本部去接应城东、城南孙军撤退。

朱潮则带着一千人去支援正面战场,帮助败军稳定战线。

徐滂则带着剩余的部队固守县衙。

幸亏徐琨决断及时,最后只损失了三分之一的兵力,就将所有军队撤回到了县衙附近,依托县衙,武库、粮库等要点组织起了一条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