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是有重任在身。”
随后,他又第二次问道:“不知将军是刘征南麾下哪位臂助?”
太史慈这才点了点头:“我乃是刘征南麾下中郎将东莱太史慈,你有何重任在身,为何要求见于我?”
那汉子顿时大喜,赶忙回道:“小人乃是许昭族弟许仲,奉族兄之命,求见刘征南,备述吴南孙贼军势。”
许昭在发现吴景入余杭之后,立刻找了高岱商议,两人合议良久,定计之后,找了机会才派出许仲北上求见刘封。
许仲在出城之后并没有走大道北上,而是寻着天目山而来,欲走山谷通道北上乌程,然后坐船前往吴县。
结果刚一入山口,就看见了太史慈大营,刘字旗高高飘扬,这让许仲意识到刘封大军竟然已经悄悄潜至余杭附近。
许仲当即让随身的两个人手回余杭禀报许昭,然后带着剩下的一个人前往大营求见,可在靠近大营时却恰好被巡逻队伍逮住,当成了奸细。
太史慈闻言,登时大喜过望,可脸上神情却是纹丝不动:“哦?有何信物?”
许仲目视胸口道:“族兄有帛书一封,被我缝在了棉衣之中,将军可令人拆开一观。”
太史慈一个眼色,周围一个亲兵上前将许仲棉衣撕开,取出了其中的帛书,随后转身送至太史慈案前。
太史慈取过帛书观看,发现上面的确有许昭、高岱两人的签字,同时还备述了吴景所部诸营的分布,以及对方抢运粮食,送往钱塘江南岸的行动。
许昭很直白的表达了自己想要投效刘封的心意,高岱也在帛书中为许昭背书。
可别小看这一点,高岱因为冒死救了盛宪的事情,在整个江东名气都相当大的,尤其是在吴郡,那更是被人交口称赞为义士。
高岱肯为许昭背书,那许昭这事的可信度最少翻几倍。
来之前,刘封给太史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