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各样的苛捐杂税,甚至襁褓婴儿的‘人头税’……
如果说,开国时期的汉室百姓,是穷苦,但心灵安宁、憧憬未来;
文景年间的百姓,是穷而不苦,非常知足;
那武帝年间的汉民,真真是困苦到了极点。
——原本踊跃、积极,甚至要靠走关系、拖人情进去的汉室军队,成了中央强制征召;
原本积极、上进,努力追求更好生活的老农们,无不成了麻木不仁,种一天地吃一天粮,哪天死了也算解脱的行尸走肉。
一切矛盾,都被接连不断的对外战争胜利,所暂且压下。
直到对外战事也开始出现不利——尤其卫霍之后,汉家几乎再也不曾从匈奴人手中,讨到哪怕一次便宜的时候,矛盾终于集中爆发。
农民起义。
对于这个词,任何历史爱好者都不会感到陌生。
在华夏历史上,这个词每出现十次,就至少有九次是在王朝末年。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农民起义,就是封建王朝的丧钟。
当农民起义爆发,那无论最终成败,都必定意味着这个王朝,已经腐朽到了根儿上,崩塌也不过是时间问题。
刘荣前世并非史学家,而仅仅是一个历史爱好者。
在刘荣的印象中,华夏历史上,似乎只有这么一次特例——在出现农民起义后,王朝非但没有崩塌,反而还就此‘中兴’,而后又享国百余年。
没错。
绝大多数后世人都不知道,甚至不敢相信:赫赫有名的汉武大帝,其在位末期,华夏大地曾出现过农民起义的苗头。
许是这苗头太过渺小,又或是最终,并没有烧成覆灭汉室的燎原烈火——史家对这段时期的农民起义着墨不深。
但刘荣很清楚;
尤其是在屁股真正坐上皇位,真正成为汉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