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 第365章 赏善罚恶,赏功罚过

第365章 赏善罚恶,赏功罚过(3 / 8)

金字塔倒数第二的阶级,还有一个垫底的奴隶阶级,时刻‘威胁’着农民。

——好好种地!

——不然你就要变成奴隶了!

这种紧迫感,以及‘情况可能变得更糟’的威胁,让农民不得不更加积极的生活,并投身于社会生产活动当中。

用后世人常用的一句话,来形容当时的农民,就是:努力肯定无法让处境变得更好,但不努力肯定会让处境便的更糟!

于是,农民辛勤劳作,劳苦终生,为保住自己‘农民’的身份,为确保自己不会沦落到最低一级的奴隶,奉献出了自己能奉献出的一切。

发现了这一点之后,统治者们开始思考了。

——既然奴隶没有积极性,那社会的主体构成,就不能是以奴隶为主;

若不然,整个社会都是毫无积极性、毫无紧迫感的行尸走肉,那且不提进步与否——单就是文明的传承、维持,都将会变成一个大问题。

所以,必须把社会主体,从无欲无求的奴隶,改为有压力、有动力的农民。

于是,持续上千年的奴隶制社会宣告结束,封建农耕社会正式到来。

这一阶段大概出现在宗周初期,且尚处于封建文明初级阶段。

一直到宗周暗弱,华夏文明经历春秋战国,才出现了一个从封建文明初期,到封建文明中期的进展契机。

这个契机,源自于秦国的变法。

——在秦变法之前,不单是秦,天下列国所认同的,依旧是‘只讲义务,不讲权利’的御民之道。

虽然社会主体已经从曾经的奴隶,换成了同样卑贱、穷困,却稍有人权的农民,但统治思想核心,依旧是奴隶制社会的那一套。

你就该种地!

你种出来的粮食,我出多少钱,你都得卖给我!

打起仗了,我让你上战场你就得上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