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都是绝对意义上的小人物——哪怕是丞相刘舍,在三公九卿一级眼中,也同样如此。
但现在,这些人却组成了刘汉政权最高决策层的核心班子,成为了站在汉家权力金字塔最顶部的一群人。
刘荣想做某件事,如果这些人反对,那就算刘荣硬要做,难度也会极高;
反之,只要得到这些人的支持,哪怕刘荣是要手搓歼星舰,也至少不会遇到太大的人为阻碍。
今日,刘荣算是就军功核算制度改革一事,得到了公卿级别重臣的一致支持;
日后具体推行起来,也就不再需要刘荣事事亲为——有这些人在,甚至是有下面,那些愿意捧这几人臭脚的官员在,此事便算是成了大半。
而这件事一旦完成,无论是对于此战之后的程不识,还是汉家日后的军队建设,乃至于民风引导、战争动员,都能起到举足轻重的影响。
这,才是刘荣在眼下——在北墙战事正憨,刘荣自己都还熬着日子,等着开春加冠大婚的微妙时间点,莫名其妙要改革军功核算制度的真正原因。
——保程不识一手,免得战后程不识因‘作战不利’而获罪,只是顺手而为;
为日后的汉匈决战铺路、创造更为积极地政策环境,才是刘荣的真实目的。
政策内容得到决策层的支持,具体措施上,刘荣自然也没忘拉个典型出来,好将口风放出去,以供朝堂内外明白自己的意图。
很不辛:刘荣这次挑选的典型,依旧是历史上,那位‘终老难封’的悲情人物……
“李广为雁门守,战功卓著。”
“为验证李广的才能,调李广为广陵太守,不日赴任。”
“除调任外,别无赏赐、嘉奖。”
刘荣此言一出,众人当即心下了然。
——广陵太守……
曾经的吴国领土,绝对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