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多。
其实最主要的还是因为这么个案子大家都心知肚明,皇帝就盯着这个案子呢,就算是‘钦差大臣’在这件事情上也不敢‘自由发挥’。
太仓离应天府实在太近了,要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还敢动手脚,那就不是胆大包天了,那就是自寻死路。
朱允熥随即也说道,“出了这么个案子自然没人乐意看到,只是有些事情也不能耽搁。出海还是要出海,这个事情是大事,有些事情要快点查清。”
道衍对此自然也是心里有数,倒不一定就是说皇帝对于出海有多么偏执等等,单纯的就是出海要看海风、看洋流,错过了时间就要再等一年。
按理来说出了这么个案子似乎是可以停下来等一等,可是前期都准备了这么多工作了,要是没有一些特别严重的情形,该继续推进就继续推进。
道衍也认真说道,“陛下,臣以为此去查案,一是要查明案情,二是该替换官员、货物,三则是该准备出海。”
朱允熥非常认同的说道,“你明白这些就好,这几桩事情都不能耽误了。大和尚,你肩膀上的担子可不轻,这些事情得做好才行。”
道衍对此倒是没有什么太大的意见,主要就是皇帝安排了他去太仓,那自然就是委以重任了。
不过道衍对此倒是不觉得有什么压力,他本身就是极其有能力的人,自然也是有着那么一些自负,最害怕的其实还是自身的本事得不到施展。
现在这样就挺好的,所谓的大学士帮皇帝出谋划策,偶尔参与一些政事的商讨。但是这还不够,道衍还想要继续做些大事。
对于道衍的能力,朱允熥自然也是比较放心。
这倒不是说历史上的道衍留下了多少名声、事迹之类的,而是这几年道衍一直在身边帮忙参议政事,能力强不强是可以看出来的。
张福生这时候又奏报说道,“陛下,吏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