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氏影业提出收购要约的当天,玉郎机构的市值仅为2.09亿港元,股价对比巅峰时几乎斩到了脚踝。
收购大战一触即发,仅仅1天时间,林氏影业已掌握了玉郎机构36.5%的股权。
毫无疑问,这场收购战早在多日之前就已经开始了,否则林氏影业不会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吸纳到玉郎机构如此多的股票。面对林氏影业发动的“闪电战”,正在日本与出版商洽谈版权的黄玉郎措手不及,火速飞回香江组织反击。
但此时的他早已不复股灾之前的勇猛,期货巨亏数亿资金,前段时间他一直在私下减持和抵押股份补窟窿,现下他手中持有的股份仅剩20.4%。
玉郎机构股价暴跌,股份不值钱,他到现在也没有完全堵上窟窿,这时突然面对收购要约,当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钱,怎么跟收购方抢筹,保住公司?
黄玉郎心急如焚的找到同乡好友刘銮雄、钱国忠拆借资金。
可还未等老友的资金到账,廉政公署接到举报称黄玉郎造假账套取玉郎集团现金用以填补炒股亏损。
当天有记者拍到了廉政公署人员进入玉郎大厦搜查的照片,新闻刊登后,本来因收购战而大涨的玉郎机构股价应声而跌。
许多股民明知道这可能是收购方放出的消息,可还是不敢赌,股灾大家都跌怕,好不容易有回本的机会,没几个人敢捂着股票坐享渔翁之利。
短短两天时间里林氏影业手中筹码大增,耗费的资金却并没有比之前高多少。一面是正在打的收购战,一面是造假账一事东窗事发。
黄玉郎顿时进退维谷,是要公司的控制权,还是要自由身。
这个问题没有让黄玉郎纠结太久,仅仅2天后,他便被廉政公署带至美利道总部接受调查。尽管次日他便以500万港元获准保释,但玉郎公司群龙无首,一片凄风苦雨,早已人心离散。原本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