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中国,论资排辈这种事大家都不会明说,但大家心里都有一杆秤,所以我何必自讨没趣呢?庄先生信重我,借着他的手一样可以搞评奖嘛,反正是对国内的文学发展有好处的。”
听着林朝阳的话,陶玉书才知道他心里已经考虑的如此周到。
隔天上午,林朝阳打电话联系到王濛,将庄重文想要捐款设立文学奖的事告诉了他。王濛初听很高兴,可等他听着听着就觉得不对劲了。
“朝阳,庄先生能把奖项想的这么详细?”“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这恐怕是你出的主意吧?”
“你别管是不是我出的主意。庄先生每年捐赠30万元搞这样一个文学奖项,在国内绝对是破天荒的,人家当然要慎重一点。
现在的评奖,动不动就评出一大堆获奖作品来,只会不断降低奖项的含金量.
王濛揶揄道:“说的好像你当年没得过一样,你小子这是过河拆桥、卸磨杀驴啊!”“诶诶,你要这么说,那我可找地方文协合作了啊!我觉得沪上文协就不错。”
王濛急了,“你这叫挟洋自重。”
“老王,注意团结,人家庄先生是爱国港商!”
戏谑了两句,林朝阳正色道:“这事确实是我出的主意,你听我说两句。”
“老王,文协以前搞评奖总是觉得要保持多样性、全面性,一评就是一堆作品获奖。我不能说这种想法不对,但你有没有想过,评奖的作用是什么?
引导和激励创作、推动和促进文化繁荣,不外乎如此,对吧?
可能有人觉得,能多奖励几个人总归是好事,我们的文艺界历来都是这么做的。
可你有没有想过,奖励5个人和奖励1个人,对于我们这么庞大的文学界来说,有区别嘛?奖励的对象再多,影响的只有那几个获奖的人而已。
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