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都是他推行新球场计划带来的“苦果”。
问题来了,阿森纳付出如此之大代价推行的新球场计划,是否给阿森纳带来了足够回报呢?
从经济层面来讲,答案是肯定的。
阿森纳2006年搬入酋长球场。
之前的05/06赛季,阿森纳的收入是1.37亿英镑,当赛季阿森纳的薪水总额是8300万镑,薪水占到了总收入的60%,这是一个极为危险的迹象,因为阿森纳的工资收入比碰触到了公认的危险红线了。
但2006年阿森纳搬入酋长球场后,阿森纳比赛日收入大增,06/07赛季财报显示,当年阿森纳比赛日增长了5500万英镑收入,所以阿森纳总营暴增达到了2亿英镑。
阿森纳的薪水虽然从前一年的8300万增长到了8970万,但工资收入比下降到45%的水准,这是非常健康的标准。
到了2014/2015赛季,阿森纳的比赛日收入高达1.004亿英镑。
这是什么概念呢?
同一财年里,阿森纳是足坛比赛日收入最高的球队,皇马、巴萨、曼联、切尔西等豪门,比赛日收入都不及阿森纳。
每个赛季至少5500万英镑的比赛日收入增量之外,阿森纳还从酋长球场冠名权方面,获得了不菲的收益。
而这一切,显然都是新球场的功劳。
这时候你会发现,阿森纳接下来每年需要偿还的2000万英镑本息并不算高,阿森纳也不难完成。
枪手最苦的日子显然过去了,酋长球场开始成为阿森纳稳定的“现金奶牛”。
阿森纳新球场计划最难的那些年里,温格无疑是最受煎熬的,他需要精打细算,他需要背负骂名,他甚至忍痛拒绝了皇马的邀请,更是在执教生涯最黄金的十多年里,无缘主流冠军。
但这所有的牺牲,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