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她的想象。
军队里是个什么样子?吕氏一个久居深宫的妇道人家不清楚,但按照她的想象,应该是一群五大三粗的汉子,打着赤膊纹着刺青,令人觉得聒噪的大吵大闹,身上尽是些难闻的气味.这种场景光是想一想,就让吕氏觉得窒息,她从小就在父亲吕本的教导下学习诗书,根本接受不了这种完全迥异的氛围。
而在她看来,朱雄英的姥爷既然是那位大明第一猛将常遇春,当年横行天下的存在,那么身上流淌着常遇春的血脉,朱雄英就一定也会成为一员五大三粗的猛将,这是很让她有危机感的。
虽然吕氏不喜欢武人,但她很清楚一件事情——在刀把子面前,有时候笔杆子是没用的。
“太平本是将军定,不许将军见太平”这句话不假,或许再过个几十年,大明就要文官当国了,勋贵武臣将会彻底失去影响力,毕竟承平年岁是不需要将军的,但现在尴尬的问题在于,天下刚刚安定二十多年,打天下的老一辈将领还大多活着。
你不让他们见太平,他们就会让你见阎王,这帮人在朝堂中影响力,是远胜如流水席一般换来换去的六部尚书的,而朱雄英作为常遇春的直系后代,以郑国公常茂和凉国公蓝玉为首的常遇春这个军中山头的继承者,肯定是要大力帮他鼓噪声势、培养军中威望的,这点想都不用想。
而这,是独属于朱雄英的优势,只要他在军事方面稍稍展露一点天赋,那么就会被无限放大滚起雪球来。
毕竟明军军队里的派系虽然繁多,但徐达和常遇春这对绝代双骄,当年在平灭乱世中立得功劳太大,很多将领都在他们手底下打过仗,这种影响力经由蓝玉、常茂的继承,随着蓝玉的崛起,这些年来不但没有消散,反而演变形成了新的山头,也就是蓝玉的那个小圈子,这个小圈子里的侯爵们,是非常有意向支持朱雄英,通过这个稳定且联系密切的关系,来达成从龙之功,让他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