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上,准备发起对北元的总攻,还是应当以北元这个生死大敌为重。”
这话倒是没错,大明先后收复了云南和辽东,为的就是这最后一击,跨海征日虽然重要,但还没有覆灭北元重要。
郑国公常茂则持不同意见,他上前一步,慷慨陈词:“陛下,臣以为我们应该趁此机会远征日本,日本虽然隔着大海,但本身此时尚处于南北朝内乱之中,我朝兵强马壮,只要能够登陆定能一举成功。况且,日本对我朝一直心怀不臣,还敢杀戮我大明使者,此次远征可以震慑他们,扬我国威。”
常茂口中的这件事,指的是当年朱元璋派遣使者前往日本,而日本方面不仅拒绝了明朝要其称臣纳贡的要求,并以明使无礼为由把主使杨载和副使吴文华扣押起来,最后还斩杀了五个人,可以说是对大明威严的挑衅,这件事情,让大明的高层始终耿耿于怀。
曹国公李文忠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陛下,臣认为远征日本有利有弊。利在可以获得金山银山,弊在可能会损耗国力劳而无功,但不论如何,都应尽早下定决心,否则如果等日本结束南北朝战乱,再恢复过来,到时候打起来可能更费劲了。”
实际上,大明高层的判断并没有错,眼下是洪武二十年,日本的南北朝分裂,已经进入了终局,南朝在九州、四国、本州等地,都陷入了全面颓势。
而如果历史走向没有任何改变的话,那么再过五年,到了洪武二十五年,日本南朝的大觉寺统和北朝的持明院统,将在室町幕府幕府将军足利义满的主持下,缔结著名的《明德和约》,缔约后南朝的后龟山天皇将向北朝的后小松天皇让渡天皇三神器(天丛云剑、八尺琼勾玉、八咫镜),从而结束持续了足足一甲子之久的日本南北朝分裂的局面。
朱元璋听着众臣的发言,眉头紧锁,他知道这是一个艰难的抉择,稍有不慎就可能重蹈蒙古人的覆辙,但他也清楚,如果放弃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