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官场当中的圈子,是谁也逃不过的潜规则。
秦桧尚且有三五好友,更何况是正常人。
俗话说的好,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人的地方就有政治,任何地方都少不了人际关系和人事斗争,更何况现在这么一个人情化的社会。
沈青云其实也不喜欢拉帮结派,但问题是,如果不这么做,想要在官场当中贯彻自己的想法,是非常困难的。
一个单位的一把手和二把手,无论是在体制内还是体制外,尤其是领导,都不可能是孤家寡人,他不是一台冷冰冰的机器,他身边一定要聚拢一帮人,给他造势,辅助他实现政治抱负,只要他有话语权,他们身边各有不同的一些追随者,这些追随者就是他们的势力范围,说白了就是一种权力和利益的依附关系。
甚至在班子成员之间,核心部门之间,中基层的干部之间,都是存在派系斗争的。
当然。
圈子派系这个东西,不意味着就一定要涉及到经济利益。
体制内站队是门艺术,是一把双刃剑,在职业生涯发展的不同阶段策略是不一样的,你利用的好可以帮助你提拔晋升,你利用的不好有可能你就是那个背锅侠,只是一个马前卒,不但没得到好处,还被另一个阵营处处针对。
在沈青云看来,站好一次队,升迁速度可以胜过别人勤恳干几年。
站错一次队,多年的努力可能瞬间化为泡影。
在基层特别是乡镇,很多地方圈子文化盛行,即使提拔一个副科也是不同圈子妥协的结果。
其实到了更高一些的地方,也是一样的道理。
沈青云其实不太喜欢混圈子,但他很清楚,如果想要在江北省站住脚,自己身边必须要有一个圈子。
所以,赵东民的这个邀请,沈青云最终还是答应下来。
毕竟能够进入赵东民这个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