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圆明园劫掠的机会涌了进来,和侵略者一同抢劫圆明园里的珍宝,这就是许多国人干的。
据汪康年记载,联军刚进入圆明园时,先期是有秩序而又“温文尔雅”地行抢劫之事。“邻近乡民及海淀贫氓纷至沓来,麇集园墙外渐近吾营,与在营华役互语,华役携有梯逐架以登,络绎越墙而入”,终于演化成了联军和国民共同参与的大规模劫掠行动。最令人气愤的是,当侵略者最后传令纵火的时候,“各军并无火器,惟有水桶、水锅而已”。侵略者为缺少纵火之物而着急之际,又是“海淀华人暨华役,将携来之火线、秫秸一切引火之物齐集以待”——竟然如此“雪中送炭”,希望侵略者能够尽快纵火。其后,这些人更是“到处引火延烧”,推波助澜。.?
英法联军罪恶固然是滔天一般,但我们对那些尾随在洋人屁股后面,参与了整个劫掠、焚毁圆明园的国人又该如何评定?实是令人蒙羞,令人感到悲哀。
国人毁坏圆明园的意念和力量才是最为疯狂最为持久最为恐怖的。在1860年大火后的三四十年中,国人围绕圆明园的盗窃真是没完没了,值钱的物品偷光后,他们又将散落、埋没于土中的细碎宝物挖地三尺来搜寻,时有谚曰“筛土,筛土,一辈子不受苦”。1900年八国联军进入北京,清政府对圆明园再度失去控制,趁火打劫的国人这次来了个“利索的”。园内大小树木被砍伐殆尽,建筑、木桥的柱子遭锯断。辛亥革命后,进入北京的军阀,把圆明园作为建筑材料场,能做建筑材料的东西几乎全部被搜尽,张学良为其父建陵园时就曾命人从其中拉走诸多石料。经过此劫,一些残存建筑全成过眼烟云。从1940年起,圆明园内平山填湖开田种稻,湖山胜景荡然无存。
英法联军打进北京前夕,统治者自顾不暇,咸丰皇帝带着高贵的皇室贵胄先溜了,只顾自己性命,扔下百姓不顾。国家不爱民众,又凭什么指望民众拿自家性命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