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安将军可是太祖高皇帝的义子,他之所以选择效忠建文,也是奉太祖高皇帝的遗诏罢了,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仅此而已。”
“此外现如今朝廷战将里面,唯一适合出镇甘肃接替宋晟的人选,当属平安无疑,这一点陛下心中也应该很清楚。”
“平安知兵善战,并且年富力强,又是太祖高皇帝义子,所以他此生绝不可能会背叛大明,背叛朝廷。”
“臣倒是觉得,平安将军反倒是比宋晟大将军更值得信任,陛下以为呢?”
李弘壁一张嘴,本就传承自李景隆,堪称嘴上功夫了得。
而朱棣听了他这些话后,也是陷入了沉思。
平安的身份,就是他最大的底牌。
太祖高皇帝的义子,怎么说都是自家人。
这些太祖高皇帝的义子里面,出了不少名将虎将,而且个个全都是知兵善战的主儿。
这一点,朱棣比李弘壁还要清楚。
说到底,还真是如同李弘壁所说,因为靖难之役的原因,朱棣对平安多少有些不满。
毕竟这平安当年可是连半点情分都不讲,不但杀了他朱棣麾下好几个大将,还险些两次刺死了他朱棣!
“陛下,当以大局为重啊!”
“宋晟已经是病体残躯,可能还能为大明镇守甘肃两三年,但这个时间足够帖国收到消息向大明发我东征了!”
“待到帖国大军抵达西域之地,朝廷再起用大将前去接替宋晟,只怕会悔之晚矣!”
李弘壁再次进言。
朱棣听后默然不语。
姚广孝见状不得不开口。
“陛下,平安可用,至少还有宋晟钳制,在宋晟解甲归田之前,足以看清平安此人了。”
“此外平安与盛庸家眷不得离京,并且可派遣锦衣卫暗中,若二人当真有异动,斩